

大陸研究所如何擇校擇專業
現階段大多數准備考研的考生比較迷茫的問題是如何擇校擇專業,是考本專業還是跨專業?那麼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和院校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擇校擇專業。
一、先選專業還是先選院校?
對於這個問題一般的邏輯是先選專業再選院校,選定了專業之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和院校的招生情況、複試分數線等來決定考哪個院校。
先選專業再選院校的步驟不是絕對的,有些考生目標性很強,認定了非某個院校不上,甚至為此不惜二戰、三戰,這樣的占少數。
二、如何選定考研專業
★搞懂考研專業
學科目錄分為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三級,有13大學科門類,172個一級學科,563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下面還有N個研究方向。學科門類有哲學、經濟學、法學等,一級學科對應的是本科的專業名稱,比如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力學等,二級學科對應的是研究生的專業名稱,比如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流體力學等,研究生報考的就是二級學科。
每個二級學科都有一個6位的代碼,前兩位表示“學科門類”,3、4位表示一級學科,5、6位表示二級學科。比如030501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其中03是學科門類法學,0305表示的是一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01表示的是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生報考時要選擇的專業就是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瞭解專業方向
大學科門類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向:
工學、醫學、經濟學、法學、農學學科門類下的專業屬於技術性專業;管理學、文學、教育學學科門類下的專業屬於實踐性專業;哲學、歷史學、理學、藝術學學科門類下的專業屬於交叉性專業。技術性專業更加注重專業實力,實踐性專業更加注重實踐,要結合這幾個方向來進行專業選擇。
★選專業的4個指標
- 興趣愛好
選專業的時候儘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這樣自己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未來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也是滿滿的幸福。 - 職業規劃
選專業是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想想自己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如果就是為了考上研,可以選擇一些冷門或劣勢專業,比如理工類院校的文科專業。如果想容易就業一些,可以選擇教育類、經管類、新聞傳播類的專業,但這些專業報名人數多、競爭激烈,分數要求也要高一些。 - 專業背景
根據興趣選專業只是一個參考因素,但有時候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專業,還要考慮自己的專業背景。如果不是對本專業特別反感,還是建議選擇本專業或相近專業,考上的概率會大很多。
如果選擇跨專業,一般來說,理科往工科、文科、經濟、管理跨可以,工科往文科、經濟、管理跨也可以,文科跨經濟、管理相對難度大一點,文科跨考理科、工科難度更大。跨專業要想好這幾個因素:
所報專業初試考查的專業課科目在本科階段的課程中是否學到過,如果有學過,難度就會降低;跨相鄰專業還是跨不相關專業,前者難度較小,後者難度較大。 - 個人能力
要結合個人能力和個人優勢來選擇要報考的專業,一個比較統一的衡量標準是這個專業要不要考數學。如果自己數學很差,那麼就要避開初試科目考查數學的專業,如果自己某方面優勢很突出,那就選擇與這個優勢有關的專業,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考學碩還是考專碩
碩士研究生按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分為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碩)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碩)兩種類型。二者有如下差異:
- 培養方向不同
學碩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主要培養學術研究人才,比如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
專碩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主要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比如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會計師等。 - 招生條件差異
學碩報考者不要求工作經驗。
專碩一般不要求工作經驗,但報考某些專業專碩(如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等)則有工作經驗的要求。 - 難度程度不同
一般來說,二者的難度取決於學校和專業的熱門程度。對大部分專業來說,專碩較學碩難度略低。 - 學習年限不同
學數型碩士:一般為3年,少部分是2.5年。
專業型碩士:一般為2-3年。 - 學習費用不同
大陸研究所學碩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
大陸研究所專碩學費一般高於8000元/年,約在9000-30000元不等.不同專業有所不同,但學費普遍高於學碩。專碩不能碩博連讀或直博,必須碩士畢業後進行考博。 - 競爭熱度不同
近年來報考專碩的人數越來越多,2018考研專碩報考占比達到了52%,有的學校的專業甚至出現了專碩分數線高於學碩的現象。此外,學碩招生人數較少,而且推免比例也會高一些,更導致了專碩報考人數逐漸增加。 - 社會認可度
隨著專碩的普及,現在招聘單位對於專碩、學碩的學生認可度基本一樣。
但對於側重教學及科研的行業,學碩更受歡迎。
綜上,考專碩還是學碩,主要看三個方面:讀研的的目的是偏重學術性還是偏重實踐性,想考難度大的還是難度小的,投入產出比是否成正比例。
三、如何選定院校
★查找開設目標專業的招生單位
可以通過大陸研究所研招智庫的碩士目錄來查找開設目標專業的招生單位,如果確定不了所考的專業,可以先查詢一級學科。招生單位從不同維度可以劃分如下:
-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除了高等院校之外,科研院所也招收研究生,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學術實力並不弱於高等院校。 - 985、211、34所、一般院校
985大學、211大學大家並不陌生,34所是自主劃線的34所大學,均為985、211大學,除此之外均為一般院校。 - 綜合院校、專業院校、區域院校
綜合院校開設的學科比較齊全,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復旦等;專業院校專業色彩比較濃厚,比如上海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區域院校多為以地名命名的高校,比如鄭州大學、河北大學、上海大學等。
★院校選擇的5個指標
- 地理位置
教育部將不同的省份劃分為一區、二區,二區的總分線和單科線要低於一區,如果個人實力較弱,可以選擇二區院校。
另外,根據地理位置還有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劃分,一線城市比如北上廣深,二線城市多為省會城市,三線城市即為各級地市,考取難度大致是遞減的。 - 院校綜合實力
看院校的綜合實力,可以去院校官網查看,主要看這幾個資料:國家重點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博士流動站等的數量,數量越多,綜合實力越強。 - 學科及專業排名
學科及專業排名可以到中國科教評價網進行查詢,排名越靠前,考取難度越大。 - 導師水準
研究生實行導師負責制,所以要看所選專業是否擁有優秀的導師,導師不單單是對論文作出指導,優秀的導師對於將來考博或者找工作也會提供幫助。 - 就業選擇
未來打算在哪兒就業或安家,就盡可能的選擇在哪兒讀研,這樣既有利於人脈積累,也便於利用好地緣優勢。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
★院校難度梯隊劃分
- 強勢學校強勢專業
考這樣類型的學校需要絕對的實力,必須考高分。 - 強勢學校一般專業
這種屬於追求名校,可以在專業上讓步的選擇。 - 一般學校強勢專業
這種屬於追求專業,可以在院校上讓步的選擇。
★最終選定院校的3個指標
- 報名及錄取比例
可以到目標院校官網查找去年錄取人數,關注這幾個資料:複試人數(重要)、最終錄取人數等作為參考依據。 - 複試要求
去目標院校官網查看歷年的複試要求,會有複試考查科目介紹和複試比例,要重點關注複試比例。
很多考生糾結到底該選什麼專業什麼院校,其實只要選定了專業,那麼擇校可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根據院校難度梯隊選出幾個備選學校(考查科目儘量是一樣的),最後根據自己的複習效果來選定院校,複習的好就選好一些的學校,複習的不好就選差一些的學校。
在擇校擇專業過程中資訊收集很重要,一定要多問、多看、多查,問師兄師姐,問老師同學,多看目標院校網站,多查相關院校資訊。總之盡可能多的收集資訊,讓自己能更精准的選擇到適合自己的院校專業。
四、大陸研究所準備如何選擇補習班
建議同學可以選擇知識達台生考陸研的諮詢與輔導,從大陸研究所推甄及筆試的準備,我們均有提供最專業的考試情報及專家顧問提供一站式學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