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雙一流學科競爭力
雙一流建設不是985、211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畫。
雙一流名單公佈後帶來什麼變化,以下為大家解讀重點。
985/211工程 | 雙一流 | ||
---|---|---|---|
遴選標準 | 側重對大學的評定 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 |
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一流大學,一流學科 |
|
院所 | 151所 | 137所 | A類42所:綜合實力評價,多個高水平學科 B類95所:建設優勢學科,促進特色發展 |
制度 | 終身制 | 動態 | 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的。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準和創新能力,共計42所,在原來39所985大學基礎上新增3所。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共計95所。除了之前的大部分非985、211大學,主要增加了26所特色明顯的高校。
醫學類 | 地方高校 | 特殊高校 | 行業高校 | 藝體高校 |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首都師範大學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天津工業大學 | 中國音樂學院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河南大學 | 外交學院 | 上海海洋大學 | 中央美術學院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寧波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南京林業大學 | 中央戲劇學院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西南石油大學 | 上海音樂學院 |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成都理工大學 | 中國美術學院 | ||
第二軍醫大學 | ||||
第四軍醫大學 |
Q1.雙一流建設與985、211工程的關係?
A:繼承創新,繼承好已有建設成效,同時創新建設管理模式,促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
雙一流建設入圍高校數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
雙一流建設學科數量-排名前五高校
Q2.是否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
A: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
雙一流高校政策,對於考生有什麼影響?
對2018屆、2019屆考生來說-職業規劃需提前,瞭解專業要趁早
改革在即,考生們在大學面對專業的選擇,將會影響考研專業的選擇,進而影響畢業後的職業。基於這種現實情況,家長和學子們必須儘早加強對大學、專業和職業的認識,才能避免在志願填報時的倉促,最後做出適合自己的最優選擇。
選擇日趨理性-只重出身現象將被改善
對大多數名校而言,失去了985、211標籤,但多年積累的底蘊、資源依然會幫助學生。比如C9高校,依然是眾人趨之若鶩的國內頂尖名校。而取消頭銜,有助於學校將有限財力集中於發展優勢學科,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準。同時更多的考生會把自己未來職業的發展加入院校的選擇中,從而更加理性的面對學校的選擇。
名校優勢學科-競爭將更激烈
從長遠來看,名校將會進行轉型,更加突出特色型。雙一流的出現,會讓考生將更加注重專業特色與實力,因此名校報考勢頭將逐漸減弱,但名校優勢學科競爭將更趨激烈。